電子工程不僅是一個學術領域,而且在現代生活中無所不在。簡單的說,電子工程就是只要利用小小的電能就可以幫我們做很多複雜的工作,使我們生活更加舒適便利。例如,計算機可以幫我們做許多複雜且精確的運算;有線及無線通訊讓人們更方便聯絡及獲得資訊;半導體科技讓我們使用的零件越來越小但功能卻越來越強,還有雷射等光學的應用,這些都是「電子工程」的一部分。
基本上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區分的課題。除了電子系、電機系,還有控制系、資訊工程系等都是極為相近的科系,因此近來也有趨勢將這些學系整合為電機資訊學院。甚至清華大學核工系也已更名為系統與工程學系,這些現象說明了在資訊時代中大環境的變遷影響了各學科系教學的內容而至不易分別,這是很自然的發展結果。即使如此,各相關科系在課程設計上仍有不同的比重,例如本系在電力輸配電等相關課程方面的比重相較於電機系的的課程要來的輕,而在作業系統相關的演算法、軟體程式、資訊安全及資料庫的建立與使用方面的介紹可能不如資訊工程系來得多。但電子系在半導體、電子元件、數位與類比積體電路設計及微控制器的應用開發方面的比重會較多。
本系除理論課程外,格外重視實驗教育,以期能將理論與實務配合。因此,為培養學生實際設計系統之能力,本系規定大四學生必須從事一項專題實驗成品,先根據理論,提出構想,經指導教授認可後,做工作規劃、自行購料、成品研製、討論、書面報告並公開發表。因此,本系畢業同學參加生產行列時,均能獨當一面,應付自如。
本系之課程規劃兼顧基礎與專業兩方面。基礎課程,以電子學、電子電路及微算機一系列課程為重點;並在微積分、工程數學外,將線性代數、向量分析、概率論及複變函數等四科目另外開課,以增加學生數學基礎。專業課程方面,則分為作業系統相關的演算法、軟體程式、資訊安全及資料庫的建立與使用。每領域皆有數門課程開授,學生們可在三、四年級時依自己之興趣來選修。
電子系的學生畢業後如想在進修,除可投考「電子所」外,不管是國外留學或是在國內的研究所進修,只要是關於電機、資訊、醫工、光電、系統等等類別皆可報考。電子系畢業的學生歷年來有到清大、交大、成大、台科大、北科大、中正大學、中央大學......進修
在股市裡,電子股一直都是在市面上最紅的一個類股,因為此一類股最有發展的潛力,因此電子系畢業的學生也是最有潛力、市場上人力需求最多。例如電腦資訊業、半導體業、通訊業等等都相當需要電子系的人才。例如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南亞科,英業達,台達電,仁寶,廣達,鴻海等等。
成長是不斷的學習與自我融會貫通。我們認為教學效果的優劣需要師生共同來負擔。本系希望提供一個廣泛與便利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能否受益端視學生是否有積極的學習動機。
我們建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逐級的降低對老師的依賴,而且應該從高中階段即應始降低對於自己的學習興趣受到老師影響的程度。到了大學,這個過程應持續進行,直到可以自行規劃學習內容,而不是將全部的焦點放在分數的計算上。 本系當然希望能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然而我們所認為的英才不會是以分數為標準。因為我們認為分數可以決定分發的學校與科系,但它卻不會限制你日後的發展。真正會影響一個人日後的發展是他的學習態度,我們瞭解有些學生在分數的挫折中容易氣餒,因此我們也希望導引學生建立信心,培養積極的求學態度。
我們非常樂見學生能自己從跌倒中爬起,因為我們知道這樣的孩子有足夠的免疫力來承受挫敗,而且他能夠自己規劃一條路。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四年內持續不斷的成長。因此我們在意的倒不會是你的考試分數,重點是你是否有備而來,對未來四年你是否有所企圖。雖然這些觀念跟電子沒有關連,但是我們瞭解積極的學習態度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 請問,你準備好了嗎?在學習評量上,對於學習效果不佳的同學,我們建議同學再修一次。再修的規則並沒有一定比例或分數下限的規定。我們建議學生不要去比較誰有通過、沒通過,二者程度差異又如何?我們以為被當掉的學生一定是有重修的必要。至於所謂「僥倖」過關而實際能力不好的同學,我們認為他少了一次加強自己學習的機會。若持續的僥倖只會嚴重傷害他的學習態度,因此學習評量的工作我們老師必須忠實的執行,而且我們認為越早在低年級提醒你的學習效果越好,以免到了高年級遭到挫折時產生更大的傷害。即使如此,我們也確信對於本系所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要求不能算是嚴格。
我們建議學生要善用四年的時間,首要任務是培養專門的學能,其他方面則依興趣自己抉擇。因此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比重該如何規劃。我們建議學生可與系上老師多談談生涯規劃,但是我們也希望學生注意最後做決定的人終究是自己。
系上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有人可以修遍每一學門又獲致廣泛的認識,也有人挑選部份學門建立較為堅實的根基。如何選擇,師長的意見永遠都只是參考,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的規劃我們的建議是任何一件事過與不及都是有礙身心的。讀書是如此,休閒、追求異性朋友也是如此。
在本系,你可以認識電腦網路上一些有用的軟體如BBS、WWW,我們會介紹使用方法,但在學生學會其原理後,我們並不鼓勵學生耗費過多的時間在一件不會令你繼續成長的活動上,我們希望學生能利用時間多動手實作,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依此原則,當任何一個活動不能再令你成長時,你就應該回頭檢討是否有繼續進行的必要。一般的學生比較容易忽略的是身陷於感官刺激而不自警惕,在想要獲得另外一種生活體驗時忘了自己本來最重要的任務。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承認即使是師長也不見得拿捏得非常恰當,然而以我們的成長經驗,我們必須很誠摯的提醒學生在大學中學習效果是有門檻的。過了這個門檻,你可以適度的擴展自己的觸角。若沒有把握,你必須有所抉擇。
所以,大學生活固然是多彩多姿,但是,我們建議學生要能審慎評量自身的情況再決定想要的生活形態。在正常的學習過程之餘,我們也可以有亮麗的課外活動表現。你想在四年中動靜皆如的充實自己嗎?你準備好了嗎?歡迎接受電子系的洗禮。